時間與成本投入的培訓,其舉辦本身並非目的。
在有限的資源中,專業人員將與您一起考慮如何發揮效果, 我們將結合我們累積的成果和內部數據,並進行多次聆聽
來構建各公司的原創培訓計劃。
Honda與鈴鹿賽車場交通教育中心開發的
獨特的駕駛評估系統(HDSP※1)所提供的「駕駛習慣檢查計畫」 ※1 HDSP:HONDA DRIVING STYLE PROPOSAL SYSTEM
運転評價系統(HDSP)的特色
- 運転者自身的「自我評價」和評價系統的「客觀評價」透過數據進行比較。
- 從比較結果和綜合分析結果中得出的「認識差異」的存在和大小。
- 今後的課題和必要的措施具體化,並且可以進行效果分析。
-
系統評估
-
自我評價
-
評價結果檢証
「駕駛習慣檢查」的效果
- 現狀把握 一位駕駛員的定位以及參與的部門和事業所的定位將會顯示出來。
- 課題設定 明確地設定目標水平,並將其與教育和環境建設相關聯。
- 教育效果檢証 定期的的測量中,可以確認日常的成果,也可以發現新的課題。
-
交通事故的報告書中最常見的評論是「雖然保持了車距但還是追尾了。」「因為在想事情所以追尾了。」「在停止時被追尾了。」。
當事者對於「足夠的車距」,其標準往往是不明確的。
此外,不能忽視注意力分散和追尾碰撞。為什麼,如何,所以,誰,什麼,如何,該怎麼做。通過根據實際培訓記錄的個人數據,通過理論思考,您將得出有用的具體數字和行動。 -
這些企業都面臨著同樣的困擾。有些企業甚至放棄了每次都要修理的做法,但是小小的事故最終可能會演變成無法挽回的重大事故。因此,在事情變得糟糕之前,每個員工都應該擁有「不放過任何小錯誤的意識」。透過實際的培訓,員工可以學習到如何注意周圍環境、細心觀察、以及如何省略行動等。除了掌握駕駛車輛的感覺和在狹小空間中的操作技巧,也應該提高安全意識,例如「現在應該注意什麼」以及「在狹小空間中如何安全駕駛」。
-
非常棘手的情況,但是,讓人繼續駕駛,即使知道這是一個重複的情況,也不能忽視企業的社會責任。
在一對一的培訓或小組培訓中,需要客觀評估自己的駕駛是否安全,並找出重複發生的原因和對策。通過培訓,也可以發現與事故有關的疾病。
- 使用降雨裝置進行夜間訓練
研修結束後一開始是很好的,但現實中也有聽到「不知不覺又回到原來的狀態。」的故事。即使本人有動力,如果周圍的人削弱了這種動力,投入研修的時間和成本也會變得徒勞無功。在現場,培養能夠成為本人盟友的人是必不可少的。因此,企業內需要的是指導者。不僅限於管理職,建議也要培養成為前輩的層次作為指導者。
- 第一天
- 10:00開幕式
- 10:30討論(企業司機應注意的事項)
- 11:00駕駛習慣檢查(現況瞭解)
- 12:00午餐
- 13:00基本動作(公司車輛的操作)
- 14:00狹路走行(停車場或狹窄道路的應對)
- 17:00座學(交通危險預測)
- 18:00夜間檢証19:30
- 第二天
- 7:00高速公路行駛
- 8:00早餐
- 9:00車間距離檢證(急煞車和方向盤迴避)
- 10:30意識的側視檢証
- 12:30午餐
- 13:30駕駛習慣檢查(培訓效果確認)
- 14:30小組討論
- 15:30決意表明
- 16:00閉幕式16:30
日程、使用的車輛等請洽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