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/10/31
SUPER FORMULA 術語辭典
觀賽時常聽到的常用術語解說
了解這些,觀賽會更加有趣!
- 起跑格位
-
指的是為了起跑而停放車輛的位置。以白線標示,依照預選排名從前方開始依序排列。奇數格位與偶數格位交錯排列,各格位間距為8公尺。前後格位(例如桿位與第三名)則相隔16公尺。
- 公式賽
-
為了決定比賽的起跑位置(起跑格位),會進行一圈速度競賽的時間攻擊,這稱為「預選賽」。
在超級方程式中,預選賽分為兩個階段:
■Q1(預選賽第一階段)
將參賽車輛分為A組和B組,分別競速計時。各組前6名(共12名)晉級下一階段。
■Q2(預賽第二階段)
從Q1勝出的12人將進一步競速以決定起跑位置的順序。速度最快的人將獲得被稱為「桿位」的最前排起跑位置。
也就是說,預選賽是決定「誰能從最前面起跑」的重要戰鬥!
- 決賽賽事
-
比賽將競爭在規定的圈數內,誰能跑得最快完成。11月22日(星期六)・23日(星期日・節假日)舉辦的JAF鈴鹿大獎賽將進行3場比賽,星期六為第11戰(27圈或75分鐘)。星期日則有第10戰(19圈或50分鐘,富士賽事的替代賽)、第12戰(31圈或75分鐘)。
- 積分系統
-
比賽中,依照排名會獲得積分。累積這些積分後,將決定賽季冠軍。
■決賽積分
第1名:20積分
第2名:15積分
第3名:11積分
以下,名次越往後積分越少。
第10名:1分數
第11名以下:無分數
■預賽也能獲得分數!
第1名:3分數
第2名:2分數
第3名:1分數
也就是說,不僅決賽,連預賽也能獲得積分,因此每一次的比賽表現都非常重要。透過整個賽季累積積分,將決定年度冠軍(車手及車隊)!
- 出場圈/進站圈
-
■出場圈
從維修站駛出進入賽道的圈數。
此時輪胎仍然很冷,容易打滑且難以提速。必須小心駕駛直到輪胎升溫為止。
■進站圈
從賽道返回維修站的圈數。- 是為了換胎或進行作業而駛向維修站時所跑的圈數。
- 超越
-
比賽中超越前方車輛稱為「超越」。成功超越的瞬間非常震撼,是觀賽的精彩看點之一!
■超越的形式
並肩並行:車輛並排行駛的狀態
尾隨貼近:前後緊貼行駛的狀態
■容易發生超越的地點(以鈴鹿賽車場為例)
進入S彎時:由於從高速區域急剎車進入彎道,因此因剎車時機的不同而產生超越的機會
從主直線到第一彎角:在繞錐賽段的對決中,賽車彼此距離變得很近,並且以相同間隔從最後彎角進入主直線,再前往第一彎角,因此產生超車的機會
- OTS(超車系統)
-
這是一種在比賽中暫時提升賽車動力的「加速功能」。
因此能在短時間內提升速度,不僅用於超車,也能用來防止被超車,正是攻擊與防守兼具的功能。
■使用要點
每台車在一場比賽中最多可使用200秒。車手可透過方向盤上的開關,在喜歡的時機開啟或關閉。
不過,一旦使用後,需稍作等待才能再次使用(依賽道不同時間有所差異),因此使用時機非常重要。
也就是說,OTS是在「關鍵時刻!」使用的加速秘密武器!
- 下切/上切
-
比賽中透過巧妙安排換胎時機,有一種策略是要超越對手。
下切/上切的前提知識
輪胎:輪胎在全新時速度最快。隨著圈數增加,輪胎會磨損,速度會變慢。不過,全新的輪胎還很冷,容易打滑,難以發揮速度。必須在輪胎暖和之前謹慎駕駛。
交通阻塞:當群體行駛時,前後間距會縮短,無法以自己的節奏行駛,導致時間變慢。像預賽那樣前後間距拉開的狀態,對車手來說是最容易駕駛的,也比較容易跑出快的時間。
■提前進站戰術
先進行輪胎更換,然後以更快的速度行駛,在對手更換輪胎的時機超越對方的策略。當對手被速度較慢的賽車(交通阻塞)擋住時,就是機會。換句話說,就是「先換胎,用速度取勝!」的策略。
■超前策略
持續比對手更快地行駛,並在對手之後換胎,反而超越對手的策略。剛換上的輪胎有時無法立即發揮速度,因此利用這段時間拉開差距。如果自己的輪胎還能保持高速,則更有利。這是「延後換胎,伺機而動!」的策略。
- 下壓力
-
車輛要跑得快,需要有將車輛牢牢壓在地面的力量。這種力量稱為「下壓力」。利用空氣流動巧妙地將車輛壓向地面。
在超級方程式的賽車中,主要是透過「前後的翼(Wing)」和「車底(Floor)」來產生這種力量。
翼片的形狀就像飛機的機翼翻轉過來一樣,透過巧妙的空氣流動,產生將車輛向下壓的力量。
底盤讓空氣能在車底與地面之間快速流動,產生吸附般的力量。
有了這個下壓力,車輛即使在彎道也能高速行駛。這正是超級方程式速度的秘密!
- 賽車停放區
-
比賽結束後,賽車被停放的特別保管場所稱為「賽車停放區」。
■賽車停放區的重點
位於比賽後車輛檢查(車檢)進行地點附近。
檢查結束前,非相關人員禁止進入。為了確認是否有違反規則,賽車在一段時間內無法移動。
這裡也是冠軍車手爆發喜悅的地方。
- 巴托
-
比賽中或未行駛時,進行車輛維修和作業的場所稱為「巴托」。
■巴托的角色
這是組裝、調整和修理車輛的場所。未行駛時,會在巴托內進行輪胎或設定的更換等作業。
■比賽中的巴托作業
為了進行換胎或更換損壞零件等緊急作業,車輛會停在巴托前。這個動作稱為「巴托進站」或「巴托停站」。
- 賽車休息區
-
這是車庫後方的空間。原本是賽馬用語,指比賽開始前讓賽馬行走的場所。也有讓粉絲觀察馬匹狀態的目的。超級方程式的賽車休息區內,排列著各隊的賽車運輸卡車(運輸車)。
車庫區就在這裡!
持有車庫區通行證即可進入該車庫區。這是近距離觀察車手與賽車的好機會!
>>關於車庫區通行證請見這裡
- 車庫巷
-
比賽中為了更換輪胎或修理,車輛會從賽道駛離進入的「通道」稱為車庫巷。
這條通道有兩條功能不同的車道。
■快速車道(高速車道)
靠近主直線的車道
車輛可在此通道以最高60km/h的速度行駛
■內側車道(作業用車道)
位於車庫側的車道
用於更換輪胎等作業的空間
- 黃燈、綠燈、紅燈面板
-
為了讓行駛中的車手了解賽道上的狀況,會以賽道上燈板的顏色來發出信號。
■黃色燈板
表示賽道上有事故或故障發生的警告信號。
在這面旗幟出現的區間內,禁止超車。
■綠燈面板
表示危險已解除,可以恢復正常行駛的信號。
■紅燈面板
在發生重大事故或天候惡化等情況時,會暫時中斷賽段(行駛時間)時使用。
- 綺拉拉
-
用來通知比賽終點的旗子稱為「綺拉拉」。這面旗子是白色與黑色的市松格子(格紋),非常顯眼。
■綺拉拉的意義
在比賽規定的圈數或時間結束時揮動。
從當時刻領先的車輛通過控制線(終點線)的瞬間開始,會揮動綺拉拉。第一個抵達終點的車手被稱為「接受領先綺拉拉」。
■什麼是雙重綺拉拉?
行駛中的車輛錯誤地接受了兩次終點旗。這可能違反規則,並可能成為處罰的對象。
- 安全車
-
在比賽中發生事故或惡劣天氣等危險情況時,為了安全地繼續比賽而出現的特殊車輛。這稱為「安全車(SC)」。
■安全車的角色
為了安全地引導行駛中的車輛而出現在賽道上。
安全車出動期間,禁止超車。當路面因雨等濕滑時,也會由安全車先導比賽開始。
■燈號熄滅時?
安全車車頂的燈號熄滅後,從下一圈開始比賽將重新啟動。







